|
||||
|
||||
時光飛逝,轉眼間來到沈陽汽車城項目已有一個月的時間。第一次跟著竇哥去項目工地時,白球鞋半天就蒙了一層灰。當時站在剛出地面的基坑邊,望著鋼筋骨架像蛛網般鋪開,聽著遠處吊車、鉤機啟動的轟鳴,只覺得新鮮與與茫然——這就是我以后扎根的地方。 前兩周基本上就是“認東西”、“懂安全”。來到項目第一天,所有領導前輩都不約而同的反復提到“工地上安全是第一位,任何情況下都要注意安全”,“我們新人不要害羞,要不懂就問”。于是我跟著竇哥轉遍了工地的每一個地方,他跟我說了各種安全知識,并要我又不懂的就問。竇哥帶我驗承臺鋼筋,教我如何看圖紙——看鋼筋間距、保護層厚度、鋼筋類型和鋼筋布置。“規范說這個誤差在±5毫米”,我量了10個間距10厘米的鋼筋為106厘米,想著“差不多湊合這用吧”,竇哥直接叫包工頭讓他們重新綁:“這個橋的壽命是100年,未來要抗幾十年車流,數以萬計的人流,今天湊1厘米,明天湊1厘米,最后就要成大隱患。”后來我每次量鋼筋尺寸和間距時,總下意識的屏住呼吸,拉開卷尺的瞬間,好像握著的不是鋼筋而是過橋人的安全。 安全是工程的重中之重,覆蓋著其的方方面面,竇哥帶我把工地走了幾遍,從鉆機的電纜線,到腳手架的掃地桿,全是安全風險點:你看滿布的腳手架,檢查施工質量一定要注意頭上腳下,千萬要戴好安全帽,避免磕碰、絆倒;時常檢查臨邊防護欄桿是否牢固,用手晃動一下,有松動情況及時加固,避免發生墜落。有次我沒注意吊車在吊鋼筋,竇哥當即拉著我站遠:“我們保護別人安全首先得保護自己安全,這個吊車吊重物,不小心掉下來,砸到人可是大事。”后來我就會警惕四周,干什么都站穩,看看周圍安全后在做事。現在每天早上都會去現場轉一圈,看一下護網是否松動,深基坑是否做了圍擋,工人們上高臺是否系了安全帶。我們不用砌墻澆混凝土,可我們站在這,工地上的笑聲就多了幾份,因為他們一個個都有家人在等他們回家吃飯。所謂安全,就是讓每個上工的人,都能笑著下班;讓這座要站起來的橋,先護好造橋的人。 現在每天去工地,我都會繞著剛打完混凝土的模板周圍看有沒有變形,鋼筋綁扎的間距對不對,白球鞋早換成黑的運動鞋。有人說工地苦,可這一個月我在塵土里看見了鋼筋往上長,混凝土往上注;我只看到一座即將要在這里屹立數十年的宏偉大橋。 |
||||
【打印】
【關閉】
|
||||
|